不足兩個月內,大家第二次見証香港大球場所有門票售罄的盛況。
本來想打的是香港大球場坐爆,但大家從電視、現場所見,還有不少的空位吉了。是購了門票的人沒有入場,還是足總早早送出去的門票,落在沒打算進場的人身上?(後註:據蘋果日報報導,是東亞運公司把門票送出,及馬會大量購入門票轉贈中學)
有足總的人賽後大聲說,呼籲球迷支持香港足球,把眼睛離開外國的球星。其實他說的話,我們一直都知道。
回家打開電腦,有網民說,由大球場回家後,情緒依然高漲,連每個星期追看的英超都不想看了。
香港看足球的人一定不止一兩千。為何入座率這樣低?這問題由足總自己答吧。有多少人會花五十或一百元到老遠的大球場看一場連街場水準也不如的賽事?如果你有實力有成績的話,不用呼籲,球迷是會自動自覺進場的。
有誰喜歡不支持自己地方的足球?外國打比戰的激烈不就是這個原因嗎?
我們球迷也是人,沒有那麼神聖。去支持自己的足球,不是你搞到一團糟我們仍然死死地跟隨。那是愚愛。紐卡素上季打到一團糟、AC出售卡卡,球迷也會抗議。我們也有理智,也有自己的立場。
連CCTVB新聞時段都播出感性的報導,你可以說我們香港人不支持嗎?
足總?
從來不覺得那些機構的所謂使命是什麼一回事,但今天看看足總的,你會笑:
"推動及發展香港足球 , 包括職業足球 , 青少年足球以及業餘足球 , 從而提高香港足球的形象和世界排名為香港市民提高質素的足球賽事 , 令足球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
可笑吧,還是期待來年港職聯上馬,由獨立的聯賽委員會負責管理,至少也有一番新氣象吧。
最後,我想以伍家謙早前的一篇文章《香港足球,爭氣吧!》,總結我們球迷的無奈。
香港人不是不支持香港足球,只是香港足總不相信,所以頹搞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